
期刊简介
《器官移植》杂志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器官移植专业学术期刊,于2010年1月创刊。本刊反映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以从事移植及相关临床专业的医护人员(移植外科、移植内科、麻醉及重症医学专科等)和移植相关基础专业的研究者和医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器官移植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器官移植领域有指导作用、且与器官移植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专题研究、综述、讲座、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学术动态、会议纪要。本刊宗旨:宣传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器官移植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器官移植学术交流,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等收录。本刊的国际刊号:ISSN 1674-7445,国内刊号:CN 44-1665/R,邮发代号:46-35。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每期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12元/期。
【论文发常识】论文投稿信怎么写?
时间:2024-08-06 10:33:07
在学术研究领域,论文投稿是每个研究者都会经历的一道重要关卡。而投稿信作为与编辑和审稿人沟通的第一道桥梁,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论文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审稿环节。那么,如何撰写一封合适的投稿信呢?本文将从论文投稿信的基本要素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投稿信的写作方法。
投稿邮件撰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次通读、反复修改:
为了保证投稿邮件的内容足够清晰而简洁,建议各位同学多次通读投稿信,再通过自己阅读的感受来反复校正和修改。在校正和修改的过程中,可以修改或删除与研究内容、成果、重要的发现和结论关系不大或者逻辑结构比较混乱的句子,从而让编辑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同时,在修正过程中也可以一边问自己:邮件正文中关于研究的创新性、重要性是否陈述到位,是否清晰且不过于冗长,重要的细节是否涉及。这样修改的效率也将会大大提升。相信通过反复修改之后,大家的审稿邮件正文用语肯定都能够变得凝练又有力。勿夸大研究成果:
有的同学可能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在投稿邮件里夸大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吸引编辑的关注,从而提高论文被接收的可能性。但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知。夸大研究成果只会让编辑觉得你是一个不诚信的人。在学术界,不诚信也就意味着你被判“死刑”了。所以这里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
论文投稿信的基本要素:
格式规范:投稿信应遵循学术期刊的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同时,注意信件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段落之间的空行处理。
称呼礼貌:投稿信的称呼应根据期刊的具体要求来写,如“尊敬的编辑先生/女士”或“敬爱的审稿人”。避免使用过于随意的称呼,以免给编辑和审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简洁明了:投稿信的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价值。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句子,以免让编辑和审稿人失去阅读兴趣。
附件齐全:投稿信中应明确列出论文的附件,如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等。同时,确保附件的格式和内容与期刊的要求相符。
投稿信的最后,必须声明投稿的论文并未在其他期刊投稿中或等待发表,而且所有的作者已阅读全文并同意投稿至该期刊。
以上就是关于“论文投稿信怎么写?”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阅读后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咨询云平文化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