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器官移植》杂志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器官移植专业学术期刊,于2010年1月创刊。本刊反映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以从事移植及相关临床专业的医护人员(移植外科、移植内科、麻醉及重症医学专科等)和移植相关基础专业的研究者和医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器官移植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器官移植领域有指导作用、且与器官移植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专题研究、综述、讲座、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学术动态、会议纪要。本刊宗旨:宣传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器官移植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器官移植学术交流,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等收录。本刊的国际刊号:ISSN 1674-7445,国内刊号:CN 44-1665/R,邮发代号:46-35。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每期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12元/期。
LITT技术:癫痫新希望,微创治疗新篇章
时间:2024-12-26 15:37:04
癫痫,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全球约5000万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面临着反复发作、生活质量下降及脑功能受损的风险。对于这部分患者,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外科手术则成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在众多手术方法中,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治疗系统(LITT)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LITT,即磁共振引导激光间质热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技术。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先进的影像导航技术和激光能量,通过置入颅内病灶的光纤为传输通道,将光能引导至大脑中的特定区域。在磁共振监测下,医生可以实时更新颅内温度,确保周围组织吸收光能并维持足够的温度和时间后,产生细胞膜裂解、蛋白质变性、酶失活等热效应,从而精准地消灭病变组织,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脑组织和神经血管结构。
LITT技术的突出优势在于其微创性和精准性。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LITT技术仅需在患者头部进行微小的切口或穿刺,即可将激光光纤置入癫痫病灶位置。这种微创方式不仅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还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借助先进的影像导航技术,LITT技术能够精确锁定并治疗癫痫病灶,消融区域的准确度可达到1毫米以内,从而避免了对非目标区域的损伤。
除了微创和精准外,LITT技术还具有恢复快、安全性强等优点。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的恢复时间大大缩短,最快术后第2天即可出院并恢复正常生活。这对于需要短期内多次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此外,术中实时监测温度变化的技术确保了治疗过程的安全可控,降低了并发症风险。
哪些癫痫患者适合接受LITT治疗呢?一般来说,LITT技术主要适用于那些对至少两种用于治疗或定位癫痫灶的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同时,患者的致痫灶或癫痫传播的关键通路需要明确可见,以便医生进行精准的定位和治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癫痫患者都适合接受LITT治疗。对于那些无法识别致痫灶或致癫痫网络中的关键通路的患者,或者由于医疗原因无法进行磁共振成像的患者,以及存在外科手术医学禁忌症的患者(如心脏或呼吸系统不稳定、无法停止使用抗凝剂、出血体质等),LITT技术可能并不适用。
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为例,该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实施了LITT手术。这位16岁的男性患者发作性意识抽搐4年余,辗转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就诊,口服多种抗癫痫药物效果欠佳。经过多学科团队的术前评估和讨论,医生们决定为他实施LITT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们在机器人引导下精准定位癫痫病灶,并在核磁共振实时监测下利用激光破坏癫痫病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2天患者即康复出院,未再出现癫痫发作。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LITT技术在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LITT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微创、精准、恢复快和安全性强等优点使得它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当然,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接受LITT治疗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和讨论,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相信LITT技术将在未来的癫痫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