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器官移植》杂志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器官移植专业学术期刊,于2010年1月创刊。本刊反映我国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器官移植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以从事移植及相关临床专业的医护人员(移植外科、移植内科、麻醉及重症医学专科等)和移植相关基础专业的研究者和医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器官移植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器官移植领域有指导作用、且与器官移植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专题研究、综述、讲座、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学术动态、会议纪要。本刊宗旨:宣传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器官移植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器官移植学术交流,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等收录。本刊的国际刊号:ISSN 1674-7445,国内刊号:CN 44-1665/R,邮发代号:46-35。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每期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12元/期。
C刊“以某某为例”论文的三种值得推荐的写作框架
时间:2024-05-22 10:51:03
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总能从他人的成败得失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而“以......为例”的文章,恰恰是对这一智慧的践行与总结。然而,许多作者在撰写此类文章时,常常陷入框架不清晰、结构混乱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比较教育研究》近年刊发的众多论文中,精心挑选了八篇佳作作为分析样本,并据此提炼出了三种高效的写作框架,以供广大作者参考与借鉴。
一、“现状-原因”分析框架:前言-研究对象的发展现状-实践策略-策略归因
这一框架的典型范文是《美国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实践探究——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荣誉学院为例》。在此框架下,作者首先通过前言部分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选择理由。接着,详尽分析研究对象的发展现状,涵盖培养目标、组织内外部的运行模式等关键要素。之后,深入探讨具体的实践策略,并针对实践过程进行细致剖析。最后,通过对策略的深入归因分析,挖掘研究问题的核心价值与意义。
此框架特别适合对某一特定案例有深入了解且易于获取相关数据的作者。只要资料齐全,撰写难度相对较低。
二、“理论-实践”分析框架:前言-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实施逻辑-影响/挑战/结论
多篇范文如《教育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防治》等均采用了这一框架。在此框架下,作者在前言中明确研究问题后,深入分析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或时代背景。随后,详细阐述实施过程中的理论逻辑与行动逻辑,如政策支持、制度保障以及技术支撑、评估机制等。这一切分析都为深入探讨影响与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炼核心观点。
此框架适合希望深入分析某一事件成败经验的作者,尤其是对成功案例的剖析。它不仅要求作者剖析事件的外部动因,还需深入挖掘内部动因,对作者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三、“现象-本质”分析框架:前言/提出问题-现象呈现-多样本/多主体间的异同分析-结论与讨论
范文如《以程序规制推进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改革》便是这一框架的佼佼者。作者在前言中提出问题后,全面呈现研究问题的表面现象。进而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价值取向等核心问题。最终,通过提炼各国先进经验,为自身改革提供有力借鉴。
此框架适用于研究对象众多且存在共性的文章。作者需对多个样本的表层现象进行分析,并深入挖掘其共性与个性。只要样本数量足够且分析得当,撰写起来便得心应手。
结语:
“以......为例”的文章虽看似简单,但撰写时却颇具挑战。作者不妨尝试上述三种框架:从现状出发探讨原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或从现象入手挖掘本质异同。这些框架定能助您一臂之力,使您的论文更加结构清晰、内容深入。